三桥指的是太平桥、吉利桥和长庆桥。三桥是同里的桥中之宝,既小巧玲珑又古朴典雅,远看如三尊精致的石雕。太平桥与吉利桥均是里人范景烈等修建。
太平桥,建于清乾隆十二年(公元1747年),跨于东柳、漆字两圩。桥为梁式,小巧玲珑,桥上有联一副,曰:“永济南北太平路,落成嘉庆廿三年。
吉利桥跨漆字、两圩,处太平桥、长庆桥中间。桥型为拱形桥,桥之南北两侧都有桥联,南侧一联曰:浅渚波光云影,小桥流水江村。北侧一联曰:“吉利桥横形半月,太平桥峙映双虹。站在吉利桥北,环顾三桥,河水明净如镜,小桥如飞虹卧波,波光桥影,美不胜收。
长庆桥,俗名谢家桥,旧名福建桥,又称广利桥,跨东柳、两圩。桥上有桥联一副,曰:公解囊金成利济,好留柱石待标题。桥联表明建桥者义结同心,为民造桥,功在当代,利在千秋。
同里习俗:“走三桥”
同里人喜欢“走三桥”。每逢婚嫁喜庆,在欢快的鼓乐鞭炮声中,要喜气洋洋绕行三桥,口中会长长念一声“太平吉利长庆”!于是,沿街居名纷纷出户观望,上街道喜祝贺;
凡逢老人六十六岁生日,午餐后必定也去“走三桥”,以图吉利。
“走三桥”的习俗,形成何年难以查考,但三桥在同里人的心中,象征着吉祥和幸福。随着时代的进步,“走三桥”同样赋予了新的内涵:走过太平桥,一年四季身体好;走过吉利桥,生意兴隆步步高(亦有曰:官运亨通步步高);走过长庆桥,青春长驻永不老。民间还流传着不同年龄人“走三桥”的谚语:小巴戏,走三桥,读书聪明,成绩年年好(“小巴戏”即指孩童);小姑娘,走三桥,天生丽质,越长越苗条;小伙子,走三桥,平步青云,前程无限好;老年人,走三桥,鹤发童颜,寿比南山高;新郎新娘走三桥,心心相印,白首同偕老。
同里古桥多,多达四十多座,座座均有说法,桥桥均有故事,那些镌刻在石板上的碑铭无一不述说着桥的沧桑,历史的凝重。其中以“三桥”最为著名,三桥是同里桥中之宝,分别建于明、清两代,呈“品”字型,跨于三河交汇处,自然形成环行街道。沿河青石驳岸,岸边和欢、女贞临波倒映,两岸筑有花石栏。河中船来船去、桥上人来人往,是同里古镇一道独特的风景。